IHE 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logo 广州大健康展会(IHE China)

IHE第34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The 34th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6

2026年6月4-6日

广州•广交会展馆
&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守护舌尖安全:肉类加工设备如何筑牢肉制品安全防线?

时间: 2025-07-00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守护肉品安全的倡议》,强调要全链条保障肉制品质量安全。在这份倡议中,肉类加工设备作为"看不见的守门人",其技术创新与应用价值值得关注。本文将带您了解,现代化加工设备如何为肉制品安全保驾护航,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屠宰到包装:智能设备的"全流程守护"

智能设备为肉类加工构筑全流程安全防线:从屠宰源头开始,采用同步检疫技术的自动化屠宰线实现了生猪屠宰与检疫的无缝衔接,某龙头企业引进的德国BANSS屠宰设备更是将胴体交叉污染率大幅降低90%。进入分割环节后,3D视觉识别分割机器人以±1克的精准度完成不同部位肉品的处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6%。最后的包装阶段,气调包装设备将冷鲜肉保质期延长至15并降低退货率72%。这些智能设备的协同运作,真正实现了从屠宰到包装的全流程安全守护,为消费者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技术屏障。

数据溯源:给每块肉装上"身份证"

市场监管总局倡议中特别强调要完善追溯体系,而智能设备正是关键支撑——它们通过现代技术为每块肉类产品生成唯一的“数字身份证”。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从养殖环境、饲料配比到运输温度、销售渠道等200多个关键数据节点被完整记录,构建起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链条。某省试点企业采用的区块链溯源系统,将问题产品召回时间大幅缩短80%,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响应效率。行业龙头双汇集团的智能分拣系统每小时可处理10万份溯源标签,实现30秒全流程追溯。这种"一肉一码"体系让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完整信息,倒逼整个产业链提升透明度和责任感,真正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可验证。

行业新生态:设备升级带来的连锁反应

智能设备的普及应用正在重塑肉类加工行业的生态格局,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国产设备的性价比优势明显,价格较进口品牌低30%~50%,大幅降低了技术升级门槛,某地方品牌正是通过设备升级实现了三年内市场份额增长3倍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智能化生产重建了消费者信任:2025年调研显示,76%的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工厂生产”的肉制品支付10%–15%的溢价。这种"技术升级-品质提升-消费认可"的良性循环,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透明、更规范、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构建现代化肉类加工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智能化设备的普及正重塑肉制品行业:从被动监管转向主动预防,从经验管理升级为数据决策,从而构建安全、高效、可信的产业新生态,为中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微信公众号  IFPE食机展会 阅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