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The 32nd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4

2024年6月14-16日

广州•广交会展馆
&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发力大健康产业 建设“三峡健康城”

时间: 2018-01-09

元旦小长假,云阳旅游市场迎来“2018开门红”——全县接待游客人数21.9万人次,同比增长43.2%,旅游收入7658万元,同比增长43.1%。尤其是该县推出的首届直升机低空观光活动,将碧水青山、峡谷草原、环湖绿道、梯城景观尽收眼底,受到游客热捧。

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云阳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如何守护好这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日前,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

将健康产业打造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重庆日报:当前,全市上下都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云阳县在学习宣传贯彻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学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任务,我们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对标对表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对发展思路进行了优化完善: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好“三大攻坚战”,落实“八项行动计划”,突出“大生态、大扶贫、大旅游、大健康、大数据”五大重点,抓好大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城市建设管理这三项重大专项工作,切实做到中央有决策、市委有部署、云阳就有行动。

重庆日报:记者注意到,云阳县委县政府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项重大专项工作之一。那么,大健康产业具体是指什么?

张学锋:我们所提的大健康产业主要依托蓝天碧水、清新空气等生态资源,围绕“养老养身养心、食品药品用品”六大主题,抓好文化旅游养心、休闲运动养身、幸福益寿养老、健康食品为首、医药产业为重、医疗服务为本这六大任务,建设“三峡健康城”,将健康产业打造成为云阳重要支柱产业。

让景区成为城市的花园,城区成为景区的客厅

重庆日报: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三峡健康城”,应该是云阳县委、县政府一个比较新的发展思路。这是基于什么考虑提出的?

张学锋:过去我们曾一度追求工业化,但是云阳地处大山区、大库区,发展工业并没有优势。按照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我们要坚守生态底线,筑牢生态屏障,不可能大规模发展工业,更是严禁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落户。而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为此,我们深刻把握未来发展大势,立足云阳自身优势,着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既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不是拍脑袋作出的决定。“山水云阳,拒绝污染”,云阳生态底子很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0%,长江沿岸森林覆盖率达到72%,“一江四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Ⅱ—Ⅲ类标准。此外,云阳还建成市级生态乡镇25个、市级生态村86个、县级生态村304个,荣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率先在全市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

我们还提出了“万里长江·天生云阳”城市形象口号,就是要让家园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同时正在加快构建“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骨架,做精做靓三峡梯城,让景区成为城市的花园,让城区成为景区的客厅,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发展大健康产业,首先要产业兴旺,云阳有基础。我们抓住长江两岸绿化的契机,大力发展以晚熟优质柑橘为主的经济林,实现了库区增绿和群众增收并举。借力“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茶叶、水果、中药材、黑木耳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不断壮大,成为优质健康食品。

文化旅游养心,近年来云阳旅游产业风生水起。依托天下龙缸国家5A级景区,千年张飞庙、三峡梯城2个国家4A级景区和刚刚发掘出的普安世界级恐龙化石群遗址,按照“景区景点、全域全季”思路,云阳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3年后大健康产业产值将达200亿元

重庆日报:云阳大健康产业具体如何布局?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张学锋:我们明确了“一核二区多基地”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核”:即以县城为核心,作为全县大健康产业的综合发展区域,目标是打造三峡健康城。“二区”:一是龙缸景区,目标是逐步打造成为全市著名的高山康养示范基地和户外健身休闲基地;二是四十八槽森林公园,目标是逐步打造成全市知名的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多基地”:即根据全县各地自然、趣味、交通、产业等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布局特色健康产业,形成多个基地。

产业发展要落脚在项目上。我们规划了56个共计投资20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项目,到2021年全县大健康产业要在文化旅游养心、休闲运动养身、幸福益寿养老、健康食品、医药产业、医疗服务六大领域实现突破,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到2021年全县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占GDP的10%左右。

云阳建立建卡贫困患者大病临时医疗救助机制

对17种大病患者实施居家康复救治

本报讯 (记者 向婧)云阳县凤鸣镇太地村贫困户彭定安因病瘫痪在床已经四年多了,以前,家人去医院开药,一去一来起码要十块钱车费。如今,哪里不舒服只需打个电话,医生就上门服务,每个月还能有几百块钱的药品救助。

疾病是致贫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庆日报记者近日从云阳县了解到,为了在脱贫攻坚路上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云阳在全面落实建卡贫困人口城乡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大病补充商业保险、扶贫济困基金救助政策的基础上,每年筹集2500万元,创新建立了建卡贫困患者大病临时医疗救助机制。

大病临时医疗救助主要包括居家康复救助、住院救助、兜底救助三个方面。其中,最让贫困群众受益的是居家康复救助。


云阳县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居家康复救助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家庭特别困难、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不方便住院或不宜长期住院、常年需门诊服药的17种重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脑溢血后遗症等,每月为其提供100至500元的药品救助。具体分为三个等次:A类(401-500元)、B类(201-400)、C类(100-200元)。同时,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对一地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期开展健康指导,送医上门。

去年一年,云阳居家康复救助金额累计发放800万元左右,有3700多人受益。

凤鸣镇阳凤村二组吴家贵一家四口,就有3人受着疾病折磨。吴家贵患胃溃疡多年,多次大出血,双下肢水肿;妻子程时群高位截瘫,常年卧床不起,吃喝拉要靠人护理;大儿子3年前肾功能衰竭发展到晚期,需要两天进行一次透析治疗,家庭一度陷入绝境。通过居家康复等各项医疗保障救助,吴家贵一家每年可减少医疗费用3万余元。瘫痪在床的妻子有人帮忙送医、送药了,儿子不愁透析费了,吴家贵的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还恢复了部分劳动能力。再加上当地党委、政府的一系列脱贫增收措施,家庭有了生机。吴家贵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所有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