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The 32nd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4

2024年6月14-16日

广州•广交会展馆
&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重磅预测:2018医疗大健康行业趋势

时间: 2018-01-22

又到年末,这个2017注定不平凡:



去年,医趋势对2017年的医疗大健康行业趋势做了预测,惊喜看到几乎全部实现了。

展望2018,医疗健康行业又会有哪些发展和变化呢?

注,以下预测排名不分先后。

1. 国家政策红利,A股市场将诞生数家千亿级国产巨头

2017的A股市场医疗医药板块经历了几次“激荡”,包括华大基因上市连续19个涨停板,市值一度冲破千亿;医药板块的“千亿俱乐部”由两个增至四个(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康美药业、云南白药)。其中恒瑞医药市值从1068亿元一度升至2006亿元,成为生物医药行业首家总市值过2000亿元的上市公司。

政策引导一定会影响资本市场对医疗、医药生物企业的投资态势,强者恒强的新时代将到来。2018医疗、医药板块的“千亿俱乐部”成员或将大幅扩容。

迈瑞明年如果能顺利上市,将直接空降“千亿俱乐部”,且按照其业务规模,迈瑞或将成为医疗板块航母级股票。

另外,国家队重点扶持的联影是否可能弯道超车提前进入A股?拭目以待。

2. 国家控费调控将在医疗器械领域全面扩大

九月份的第一轮国家谈判纳入了四大类高值耗材产品,力图挤掉高值耗材水分。高值耗材非正常的高毛利时代不再,而这只是个开始。

2018年的高值耗材品种将会继续增加,甚至扩展到其他医械领域。被影响的企业也将从心血管、骨科行业扩大到其他行业医械企业。

目前,京津冀、华东四省一市等省市已经开始响应国家号召,未来,还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此外,医用耗材“零加成”也将变成现实。今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巩固取消药品加成成果,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预计这一政策将在2018年得以推进。

强化集采、价格换市场,降价必成趋势。医械产品国家价格调控将在未来全面扩大。希望降价能最终体现在患者的实惠中。

3. PD-1/PD-L1、CAR-T等免疫疗法有望在2018年末在华上市,内外资将同步竞争

全球商业情报机构GBI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PD-1/PD-L1和CAR-T除了会突破更多治疗领域以外,更有望在中国临床上市,并且或可享更低价格。

在PD-1/PD-L1领域,11月2日,BMS向CFDA提交Opdivo上市申请,成为第一款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的PD-1/PD-L1类药物,最快在2018年初获得CFDA的批准。

中国肿瘤市场预计在2018年规模可达1447亿元。默沙东、阿斯利康、罗氏等巨头目测也会紧跟BMS,努力推进中国政府的审批速度。此外,中国自己的研发也是不甘示弱,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的PD-1药物已经进行到了临床三期。

在CAR-T领域,随着中国的药物审批制度和国际进一步接轨,复星凯特的Yescarta将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实现转化落地获批的细胞治疗产品。

本土研发方面,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有123项研究,仅次于美国的136项。

截止2017年12月21日,CDE已经受理了来自南京传奇生物、成都银河生物、北京马力喏生物与四川大学联合的CAR-T疗法的提交申请。

2018年,我们将见证免疫疗法在中国正式开演市场竞争大戏。

4. 医疗AI领域马太效应将开始呈现,独角兽将出现

2017是AI应用爆发的一年,尤其在医疗领域。亚马逊,苹果,谷歌和IBM等非传统医疗企业都在医疗保健生态系统中显示了AI的应用意义。未来这些高资本玩家将继续重塑整个医疗保健领域,革新并简化患者体验和患者授权。

一时间仿佛无论什么跟AI沾上关系都能被给予更高估值。然而大量涌入的领域一定会充满“泡沫”。2018虽然这些泡沫不会消失,但泡沫之下如何真正把医疗AI的商业闭环落地、突围、建立竞争壁垒,是每个初创企业都将要严谨思考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国内医疗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多达139家,从融资轮次的集中度上来看,大部分都发生在种子轮、天使轮以及A轮这样的早期风险投资阶段,这表明行业内的公司大多还处在初创阶段,尚未出现明显的独角兽或者垄断。创业公司也大多选择了变现能力强、容易进入的辅助诊断、健康管理和药物研发等应用层领域。

在人工智能“国家队”的引领下,2018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将进入圈地时代,创业公司也会加速整合和淘汰,一部分企业或将逐渐消失,一部分或将并购,资本越发有经验,会更谨慎的选择投资有领先优势的企业。

5. 全球并购浪潮继续,医疗医药企业重组进入下半场

2017年全球并购活动已经连续四年超过3万亿美元,美国仍是并购浪潮中最活跃的地区,已达成1.4万亿美元的交易,尽管比一年前下降了16%。不过,美国交易数量超过了12400宗,创下历史新高。

亚太地区全球并购活动也达到9116亿美元,相比2016年已经增长了11%。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达成了1405亿美元的跨境交易,2017年是中国海外并购的第二大年份。

同时,2017年,至少有六家以上的制药巨头更换全球CEO,公司战略随着新官上任也发生了剧变。但不外乎通过转型、缩减成本、持续增长、聚焦核心领域保持公司自身的持续增长。

变革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全球经济放缓,外部主要经济体需求不振,加上美国税改,将引发制造业、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人才“三重回流”,中国生产资料和人力失去了优势。

另一方面,医改之后,跨国医疗企业的产品价格、技术优势所能发挥空间一再被压缩。

而未来10年,有将近价值170亿美元的畅销药面临专利悬崖,外企要面临的更深层次的市场竞争。

2018年,美国税改、中国医改都将继续进行。并购热潮将在2018年愈演愈烈,大宗交易活动的势头将持续至明年,我们将看到医疗行业大规模的战略转变和进一步的整合。

6. 外资 vs 民营,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将展开正面混战

2017年尾国家发改委发布重磅文件提出,未来3年,达到10个以上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品牌销量进入同类产品市场份额前三位。

迈瑞、联影、新产业甚至一些曾经的代理商比如润达、赛力斯等都开始在原本外企占主导优势的三级医院市场中翻江倒海。而外企仍将继续再二级以下基础医疗市场开疆拓土,蚕食原来本土企业占价格优势的基础医疗和非公医疗市场。

2018年,外企和民营企业在分级市场的相互渗透将在各细分领域全面展开。

而另一个领域,高端人才的竞争,在2017也已经打响,预计2018会更加如火如荼。

职业经理人的回归,更重大的意义在于:本土企业治理和管理模式的顶层设计上,已经逐步转变得适合优秀的经理人们。反过来这些职业经理人们也在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善企业文化,从而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人才、产品、企业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而外资涌向民营的人才趋势,不知2018外资巨头们要如何应对。

7. 三级医院将大规模取消普通门诊

2017年尾在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不断推动下,已经曝出好几个省份取消大医院门诊的消息。

其中包括,贵州省的取消便民门诊,诊间每半天门诊量不得超过40人;东莞的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要被关停;青海省的减少医院25%的门诊量;北京的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上海的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将不设门诊。

三级医院逐步取消普通门诊或将是大势所趋。未来普通门诊将下沉到基层医疗或社区医疗机构,而三级医疗机构将承担更多疑难病症和专科治疗。

不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是否能够承担所有的门诊治疗?患者能否相信基层医疗的水平?三级医院的门诊医生下沉基层的补贴模式是否可持续?

另外对基层医生人才队伍的培养速度,是三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的普及快慢的决定性因素。

8. 基因编辑+免疫疗法+靶向药物的组合,或将诞生“核弹”级重磅疗法

由于免疫疗法、分子诊断和基因编辑方面的一些令人兴奋的进展,全新的治疗组合或将引起“爆炸”。特别是PD-1/PD-L1、CAR-T疗法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2017年初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更有效的CAR-T细胞,并在小鼠中增强了肿瘤抑制作用。表现了CRISPR-Cas9技术在CAR-T细胞治疗中的的潜力。

CAR-T在治疗实体瘤方面疗效还有待商榷。而基于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巨大潜力,可以对CAR-T细胞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适应多样化的肿瘤患者。

2017年8月,CRISPR Therapeutics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癌症中心(MGHCC)共同宣布,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来改进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以及实体瘤领域的应用。

其他在CRISPR+CAR-T联合治疗领域布局的还有Intellia Therapeutics和CAR-T领导级制药公司诺华,以及首家募股上市的基因编辑公司Editas与Juno。

肿瘤治疗巨头们都在加码联合疗法的研究,2018年,或许我们能看到一款重磅的联合疗法问世。

9. 中国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医生薪酬体制将成为公立,民营医院关键

医院医生薪酬一直是医改里一个重要部分。

2017随着人社部发的〔2017〕10号“意见稿”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定了基本方向:

通过”积分管理”,打破与收入挂钩,实行与工作量效能挂钩,通过“五行辩证”实现与医改目标及医院计划、科室和员工的“纳什均衡”。

制定内部考核评价办法,综合考虑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因素,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薪酬挂钩。

另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甚至包括职称和论文。

取消药品、耗材加成以后,医院收入将逐步回归本质,以服务和治疗为主,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体制多点执业的放开,如何建立在分级诊疗下医生及护理的整体薪酬机制将成为公立医院改革以及民营医院和谐共进,遍地开花的关键;期待2018年这一步能有关键突破。

信息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