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The 33rd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5

2025年6月12-14日

广州•广交会展馆
&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化被动为主动,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时间: 2023-05-23
转载自:百家号 光明网,来源:科技日报; 原题:《化被动为主动,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随着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血脂异常等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杀手”之一,不少国家已经采用了多种方案积极应对,我国学者给出的方案则是——主动健康。“不同于疾病医学采用的对抗式、修补式的‘右手’防御策略,主动健康采用积极主动增强式、训练式的健康干预‘左手’进攻策略,是贡献给全人类的原创性中国方案。”在近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会议执行主席、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任李祥臣认为。

对于主动健康,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也认为,主动健康有助于解决14亿中国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主动健康与被动医疗“两手都要抓”

主动健康的核心理念是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目标,利用物理、心理等非药物手段,对人体施加可控刺激,激发并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自组织能力,实现低成本可持续的健康保障新路径,构建人类健康医学新范式,开辟健康保障“第二战场”。主动健康涉及复杂性科学、大数据和AI技术、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新材料、中医现代化等多个领域。

“在主动健康管理中,既存在不确定性也存在独特的主动性。为了精准、科学地进行健康管理,就需要通过数学量化的方式探索主动健康的机理机制,加强相关研究。”青岛大学教授崔利荣提出。

与此相对的概念是被动医疗。传统的疾病医学或者说被动医疗建立在还原论的基础上,通过打针、吃药、手术等手段防御、治疗疾病。而主动健康则建立在复杂性科学基础上,认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主动健康采用物理、心理、营养等主动进攻策略,使人体提高健康力、生命活力,进而保持健康状态。

疾病医学的“右手”策略与主动健康的“左手”策略是两种不同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当然,不能否认还原论和疾病医学的重大贡献。”李祥臣补充说。

吃好、睡好、运动好、心情好,一个都不能少

饮食、运动、睡眠、心理健康等在实现主动健康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介绍,研究表明缺乏运动会导致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多种慢性疾病,而运动是改善脑健康的重要策略,有助于预防精神疾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当然,运动是良药,剂量也很重要。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唐炎认为:“同样的运动对不同人产生的效果不一样。个性化的运动比标准化的运动更重要。”

和运动一样,饮食也同样重要。海军军医大学教授章卫平认为,健康饮食和饮食干预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途径。当前,营养过剩是导致肥胖、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类健康。饮食干预是防治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延缓衰老、延长健康期的有效手段。限制热量摄入,限制盐、脂类、精致单糖等营养素的摄入在良好的膳食配方中必不可少。

除运动、饮食外,睡眠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西南大学教授张远表示,睡眠在身心机能调节、恢复和增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家学者应该从机理机制、技术研发、睡眠管理等方面深入研究,助力“健康睡眠,晚安中国”的口号落到实处。

智能感知技术让主动健康向前一步

无论是膳食配方、运动药方还是睡眠与心理处方,都是主动健康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些实践中,少不了技术的身影——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血糖仪、睡眠监测仪等智能感知和测度产品,它们为实现主动健康提供了技术保障。

过去,健康监测仪器往往应用在医院场景中,当人体处于稳定的状态时才能进行测量。然而,人体是运动变化的系统,单一的、静止的监测数据不能完整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当前,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在生活和工作场景下,对人体的生物信号进行长时程的实时无创监测。可穿戴智能生物传感技术具有自适应、自诊断、自校正等功能,通过监测人的心率、血糖等多种指标,能够实现预防疾病的目的。

“当前,智能感知技术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也将对智能纺织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拥有广阔的市场。” 会议执行主席、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说。

不过,与会科学家认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主动健康的定义、技术方法和实施路径目前仍不清晰,尚需进一步厘清与研究。重庆大学教授钟代笛认为,当前主动健康行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尚不完整,检测和认证体系基础薄弱,阻碍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高水平开放,不利于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建立和完善主动健康行业领域的标准体系。”他表示。

李祥臣建议,应进行相关研究,探明主动健康的相关机理机制,建立人群队列,做好主动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数据中心和服务平台,推进重大项目;此外,还要落实一批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工程实施方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而在具体实践方面,他建议相关部门推动一批社会服务型项目进社区、进家庭,让主动健康惠及每一个普通人。(实习记者 骆香茹)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阅读转载原文